乐鱼leyu体育官网
沈阳社区食堂开了!套餐价格公布!

  按照住建部、民政部出台的相关意见,开在居民“15分钟生活圈”内的社区食堂,将作为建设“完整社区”的一个“标配”设施存在,进一步健全社区功能,服务百姓生活。

  一道“必答题”也随之出现:主打平价惠民的社区食堂,如何经受住经营成本、服务能力、受众认可等多重考验,长期可持续地经营下去?解题的核心关键,就在于把“民生账”置顶的同时,还得把“经济账”摆平。说白了,就是既要“叫好又叫座”,又不能“赔本赚吆喝”。

  连日来,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社会力量帮一点”的社区食堂运营模式正在成型。这也为社区食堂的现实生存和未来发展提供了思路和启示。

  上午11点,是位于皇姑区武功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楼的社区食堂午餐开饭的时间。

  在入口吧台处,一位老年就餐者掏出饭卡,在读卡器上熟练地一刷,拿起菜盘到出菜口打菜,前面有五六人在排队。食堂后厨和出餐区以玻璃隔断,采取“明厨亮灶”的方式,后厨的卫生状况和厨师的操作的流程肉眼可见,一览无遗。用餐空间宽敞亮堂,墙上挂着今日菜谱。

  当日菜品有红烧肉、熘肝尖、鱼香肉丝、盐水虾、茄汁青鱼、炸鸡排等“八荤”,再配上鸡蛋炒菠菜、老汤干豆腐、炸鲜蘑、土豆炖茄子等“八素”,还有免费的凉菜和水果。

  就餐者可自由选择一荤两素、二荤二素、三荤一素等多种不同组合的套餐搭配。套餐定价在10-15元,对老年人还根据不同年龄段,设置了6-9折的打折优惠。而且,90岁以上老人可免费就餐。

  开餐不久,大概能容纳50余人同时就餐的食堂里,空位已经所剩无几。记者观察,从11点到13点间,大概有150多人进餐,老年就餐者占到三分之二以上,食堂基本处于饱和运转的状态。

  武功山社区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长寿社区”。社区党委书记于舫介绍,在社区食堂的服务半径内,共有60岁以上老年人1900多人,90岁以上的有91人,还有一位百岁老人。

  92岁的田桂芬就是这里面一位。自打3月初社区食堂开业,她几乎每天都来,午餐、晚餐都在这里解决。“自己做饭,太难了!”田桂芬说。

  上楼下楼、进菜场、询价支付、烹饪、餐后清理……这种难,贯穿于老年人生活的每个环节,如果不真正走进老年人的生活,很难切身体会。有时,困难还可以称之为危险——要知道,对老年人来说,一次寻常的跌倒、一次疏忽健忘,都会造成致命伤害。

  一日三餐是百姓生活最基础的大事,也是幸福感最根本的来源。而“吃饭不幸福”的老年人,特别是高龄、独居、半失能者不在少数,为了省事而将就成了常态:早上做一锅饭,对付一天三顿,一个菜吃不完,上顿热完下顿热。吃饭难,是老年群体面临的共同困境,也是所有人都关注的现实问题,因为,任何一个人都终将变老。

  “社区食堂一开业,老人们都特别高兴,几乎是奔走相告。”于舫说,有4位老人还互相搀扶着,给社区食堂送来了锦旗,这是他们能想到的最好的表达方式。

  “新时代、新变化,咱们赶上小康社会了!”“现在,孩子和老人在一起生活的很少了。”“在家自己做,吃不着这么些样儿。”“孩子一家在青岛,天天惦记我吃饭的事,这下放心了。”……在社区食堂用完餐,94岁的抗美援朝老兵李树丰,92岁的安凤华和田桂芬,携手度过了90岁生日的老夫妻刘星魁、宋雅珍,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跟记者诉说社区食堂解决了生活的大难题,也唠起了各自晚年生活的小缺憾。

  由于精准切中了民生痛点和需求热点,社区食堂一亮相,就赢得了一片叫好声。从经营情况看,多数食堂开业时场面红火、客流充足。除了主力群体老年人之外,很多市民也抱着好奇的心态来体验式就餐。

  与此同时,一个问题也盘桓在大众心头:社区食堂能长久地开下去吗?会不会只是一阵风?正是因需要,人们才关心,进而担心。事实上,这种担忧绝非杞人忧天。

  从全国不少城市的经验看,一些社区食堂从门庭若市到门可罗雀,时间线不过一两年。甚至在去年,有的地方还出现了社区食堂集中关闭的现象。排除疫情因素影响,追根究底,最核心的原因,还是一本“经济账”。社区食堂不是公办,政府并非运营主体,而是要交给专业机构和企业,在坚持公益惠民属性的前提下,找到市场化生存之路。光靠政府投入,或者放任企业自己经营,都很难达到预期。

  武功山社区食堂的运营方——沈阳润德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也是沈阳较早进入到社区食堂运营的企业。“我们在这样的领域已经摸索了4年了,有赔有赚。”辽宁润德发展集团董事长李永贵直言,企业在皇姑区先后开办了4家社区食堂,其中两家在运营了两年多后,才实现盈利。

  刚刚开业一个多月的武功山社区食堂,是最快实现微利运营的一家。总结其中经验,在李永贵看来,这就是“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社会力量帮一点”运营模式的成功。

  例如房租,是社区食堂运营最大的一块成本支出。在筹建武功山社区食堂时,皇姑区民政局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社区用房无偿提供给企业,也相应对企业提出了要求和建议:给老年人优惠价格,优先服务老年人,这是政府建设社区食堂的出发点。在此基础上,鼓励社区食堂面向更多居民提供平价餐饮服务。

  经过对居民前期发布的问卷调查,反复探讨,武功山社区食堂在设计定价上,采用了梯度优惠。以选择最多的一荤两素套餐为例,60岁以下居民,13元/位;60-69岁居民,12元/位;70-79岁居民,10元/位;80-89岁居民,8元/位;90岁以上居民,免费就餐。价位远低于一般的社会餐饮,老年人一顿饭花10元以内,就能吃饱吃好。更让人感到暖心的是,考虑到外卖员群体就餐困难,食堂也相对给出了优惠价格。

  社区食堂不是社会餐饮,也决定了其不能完全用社会餐饮的模式来运营。“这就要求运营企业一定要具备一定的实力,有相应的运营能力和服务水平,才能坚持把社区食堂做下去。”皇姑区民政局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在选择运营企业时,也会考察这一点,把想赚快钱大钱、只盯着政府补贴的企业排除出去,把注重服务、真正致力于养老事业的企业引进来。

  在武功山社区食堂,后厨使用的是中粮非转基因豆油、盘锦大米,专人负责每天采购新鲜蔬菜、肉类。雇用的大厨工资7000元/月,能持续翻新菜样,做菜要少油少盐、注重营养搭配,符合老年人口味。

  “社区食堂光靠便宜生存不下去,还得让老百姓吃得好、吃得多样化,吃出家的感觉。”李永贵说。因此,在食材、菜式、口味上,食堂也下了不少功夫,努力向讲求品质看齐,这就必然要让出一部分利润。

  润德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一家以物业为载体的养老服务机构,这使得社区食堂可以给整体的物业服务加分、赋能,从而减轻了盈利压力。这也是2021年十部委发文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向养老、托幼等领域延伸,支持形成“物业服务+养老服务”居家社区养老模式的一个现实考量。

  在武功山社区食堂,总能看到几个“红马甲”在忙碌穿梭,为老人添饭、盛汤,收拾碗筷、餐盘,清理桌椅。

  他们都是来自辽宁好人徐海波志愿联盟的志愿者。为了服务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武功山社区食堂还提供3公里免费送餐,由志愿者负责上门送餐。“假如没有这些志愿者,改由平台配送,一份餐的成本可能都收不回来。”食堂负责人说。

  此外,每天午餐和晚餐,社区固定有17位90岁以上老人坚持来食堂就餐。为保证他们的就餐安全,志愿者们还承担起了接送任务,甚至还会陪他们散步聊天。

  志愿团体的加入,降低了社区食堂的人力成本,同时增强了服务能力。武功山社区食堂建立了志愿工时积分奖励制度,回馈志愿者付出的同时,形成了互助共济的长效机制。

  皇姑区民政局相关负责的人介绍,从运营效果看,“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社会力量帮一点”的运营模式是行之有效的,计划向其他新建社区食堂推广。

  作为沈阳市打造“品质养老”工程的一项内容,社区食堂的重点服务对象是老年人,出发点也在于解决老年人就餐难。但实际上,对社区食堂有需求的群体更广泛。例如,工作繁忙的双职工,早起上学的孩子,怕麻烦的年轻人等等。

  对社区食堂的运营而言,老年人虽然需求最大,但消费能力也相对偏低。光靠老年人群体就餐,如果政府补贴不够,很难支撑下去。如何细分人群、提供差异化服务,让更多人爱上社区食堂,也是经营者需要仔细考虑的方面。

  四台子街道中航社区的“幸福食堂”就是个例子。与武功山社区食堂一样,老年人在此就餐可享受梯度优惠价。不同的是,这里针对小区上班族、周边商务楼宇职员等年轻群体的需求,增开了早餐,午餐和晚餐的菜式也更为丰富,每餐有10荤10素,以及4个凉菜、1种沙拉可选,很受年轻人欢迎。

  5元就能解决早餐,10多元吃顿午餐、晚餐,还能满足点菜下单、开小灶的用餐需求……这家食堂开业3年多时间,经营状况一直很好,如今平均每天出餐可达五六百单。可见,只要号对了脉,切中了百姓真实需求,社区食堂大有市场。

  在沈阳,社区食堂大规模建设,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但这项民心工程的推进速度很快。据悉,民政部门正在抓紧制定老年人助餐点扶持补助政策,并将于近日正式出台。

  根据政策框架,扶持补助覆盖多个角度,具体包括:为助餐企业给予房产场地支持,税费减免,水电气暖优惠;开通行政审批绿色通道,“一站式”优先理业务;与优质企业和平台公司合作,为助餐企业低价保供、降低送餐成本等。同时,给予助餐公司运营补贴,按照助餐点日均服务人次、服务的品质、群众满意度等维度做评估,发放相应补贴。

  在资金补贴上,对兜底保障对象(60 周岁及以上特困分散供养、低保、低保边缘家庭、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中的老年人;80 周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按照每人每天2餐,给予每餐一定金额的补助。此外,还有保险保障政策,针对老人就餐时也许会出现的意外情况,为助餐点购买公众场所意外责任险,解除其经营后顾之忧。